第(3/3)页 不死不休。 在这样的小玄界规则下,偏偏有两个地方属于例外。 一个地方是圣院,夫子曾经显兆的后山,以及由七十二至圣大儒居住过的地方。 故而。 圣院入八境者众。 可他们却不可轻易下山与妖族争斗。 另外一个地方就是万妖圣城,那里的妖族修行者,能褪去妖身,与人族修行者一样,能够修行三千大道。 十六州虽大。 真正能修行破境的地方,却很小。 人族妖族之争。 其实是争大道。 争位置。 有人占据了那个位置,后面的人族,或是妖族,可以争的位置就越来越少。 至于小玄界飞升破界之事。 则是在人皇和妖帝陨落后,飘渺不可寻。 修行者向往圣院文会。 从八方而来,有圣院接引官一一引渡。 敬亭山灵舟或在云海穿梭,或是以灵禽驾人。 来来往往。 好不热闹。 似顾余生这样向山而登的人,多为散修。ъìqυgΕtv.℃ǒΜ 可敬亭山之高。 很多人攀爬一半,就无力再往上。 当年夫子以脚丈量的登山之路,代表着三千大道,没有自己道的人,如何找得到上山的路。 更遑论像顾余生这般,从一开始走的路,就与众不同,更是一步一难。 夫子的小师弟吴昊。 曾以天,地,人三座剑山而震玄界寰宇,他如同一颗璀璨的流星,在时间的长河中一闪而逝。 人族修士,皆以‘小师叔’为尊。 都想要获得他的传承。 奈何。 小师叔矗立的三座剑山下,那被世人称为斩龙山的剑道场,还没有任何人获得传承,数百年前,还没有年轻的弟子继承他的衣钵。 没有人知道传承小师叔的剑道香火需要什么条件。 但很多人都心而向往之。 负剑而登山的有志之人绝不在少数。 顾余生的身边,就出现了一位负剑的剑童。 面对三尺青锋斩成的台阶,那位脚惊蛰的剑童很快就追赶上来,与顾余生并行。 惊蛰停下脚步,对顾余生道:“向山而行,是小师叔的传承剑道,是攀越一座剑山,顾道友,这一条道,最终只会有一人抵达终点。” 第(3/3)页